xuetuan08
2015/6/10 8:15:06
学校现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畔,是研究生院。昌平校区坐落在昌平区军都山下,为本科和法硕学生所在地。其中,昌平校区于 1985年被列为国家 “ 七五 ” 重点建设工程。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是博士生导师石亚军教授,校长是博士生导师徐显明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兼有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已拥有 2个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博士后流动站及 18个博士点、 45 个硕士点、17个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有权自主设置本科专业、自主选拔录取本科生和文体特长生。目前,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法律硕士学院、中美法学院、中德法学院、国际儒学院、体育部、科学技术教学部等18个校属院部,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教职工16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30余人,教授、副教授510余人,博士生导师126人,硕士生导师420余人。法学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研究领域涵盖了法学的所有二级学科??
五十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法学对外交流的中心。
放眼未来,我们豪情万丈。
学校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五十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在中央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以“推动中国社会政治进步和法制昌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理想,严谨治学,砥砺人才,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法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法学对外交流的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高素质政法人才的培养中心。五十多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各界输送以政法专业人才为主的各类优秀毕业生 20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已成为国家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及政府机关、经济实体的骨干力量和法学教学、科研的中坚。
五十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法学对外交流的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高素质政法人才的培养中心。五十多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各界输送以政法专业人才为主的各类优秀毕业生 20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已成为国家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及政府机关、经济实体的骨干力量和法学教学、科研的中坚。
shiyemingy
2015/6/10 15:57:09
放眼未来,我们豪情万丈。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学校确立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确立了“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治校理念。2007年,学校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十一五”规划和2022年远景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未来近期和中期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确定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 第一步(2002-2009年):完成“四大任务”、实现“四大转变”。“四大任务”是:凝练先进的办学理念并导入学校的各项事业中,据此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和文化;稳步拓展学科体系,优化多科性学科布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整体提高师资素质;规划校园建设,根本改善办学条件。“四大转变”是:实现从单科性办学向多科性办学转变;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对教师评价从以教学为主或以科研为主向教学与科研并重转变;从学校集中办学模式向校院两级管理模式转变。 第二步(2010-2016年):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四大中心”地位。以全力建设学术大师群体、教学名师群体和学术创新团队为保障,实现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招生比例大致持平,努力探索杰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进一步巩固法大作为中国法学教育中心、法学研究中心、法学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和国家立法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的地位。 第三步(2017-2022年):完成“5111工程”,实现“315”国际化计划。用6年时间全面完成“5111工程”任务,在此基础上,实现国际化办学的三个“15%”的指标:外国留学生数量占全校学生的15%;15%以上的教师有海外学历;15%的教师有国际合作的科研课题。 大楼虽少而大师云集,命运多舛而精神不改;校园虽小而理想远大,条件艰苦而人才辈出。50多年风雨历程,法大人与中国法治建设同行,虽历经坎坷,而矢志不移;小而美的校园承载起不渝的法大精神,特而强的学科建设因应着时代的要求,法大人立志将自己的努力融入推动政治进步、法制昌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伟大历史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学校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