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es123
2015/9/9 10:43:17
分析题答题技巧实例解析
(2011年命题题库压中原题之一) 分析题--12分
案情:
A 案中,甲有一马,乙偷之,卖给不知情的丙,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丙返还,法院不支持其请求。
B 案中,甲有一马,乙欺诈获得,卖给不知情的丙,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丙返还,法院不支持其请求。
问:
(1)AB案件中,乙的偷窃和欺诈按照法律责任的分类,各应承担什么责任
(2)如果在C案中,法官参照了AB案件中法官的判断依据的话,C案件中法官的法律推理的步骤是什么?
该同学得分 9 分(考上应得分 11 分 ),答案如下:
答:( 1 )法律责任根据行为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1 分
在 A 案件中,乙的盗窃行为符合了刑法关于盗窃罪的犯罪构成的规定,为盗窃罪的既遂,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 分
在 B 案件中,乙的欺诈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因欺诈成立的合同,由于未损害国家利益,属于可撤销 [T1] 的合同。甲可以主张撤销合同,则合同效力归于无效,乙应当为合同的无效承担民事责任。 1 分(直接指出什么民事责任)
同时,若涉案金额达到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诈骗罪的标准,乙还应当为其欺诈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T2] 踩点错误
( 2 )法律推理(未解释概念)属于法学方法论的范畴,主要采取两种推理形式,一种是演绎推理,一种是类比推理。演绎推理主要被大陆法系所采用,即用逻辑三段论的形式,有大前提和小前提一起推导出结论。其中大前提是立法所明文规定的法条,小前提则是案件的事实。类比推理主要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推理方法,其特征是从案件到案件,注重前案与后案的对比,坚持同案同判。这两种推理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寻找基点的不同,演绎推理的基点是成文法,而类比推理的基点则是前案。 1 分
本题中,对于 C 案件,法官参照 A 与 B 案件中法官的判断属于采取的类比推理的方法。 2 分
类比推理可分为两个步骤:识别,区别,结论。
识别即寻找基点。找出以往案件中与本案件有相似之处的案件为基点。本题中,法官所找到的基点为 A 、 B 两个案件。1 分
区别即寻找基点案件与本案的事实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相同点占主导,即事实相似到要求同样的结果时,法官必须做出相同判决。当不同点占主导,即案件事实差异要求不同结果时,法官要做出不同的判决。其核心在于同案同判,异案异判。 1 分(未结合本案指出相同点重要还是不同点重要)
最后,根据事实做出结论,形成最终判决。
标准答案解析
(1)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1 分——逢概念必解释
根据责任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乙通过盗窃和欺诈的方式取得甲的马,侵犯了甲对其马的所有权,违反了我国 民法 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理论来源并结合本案案情--2分
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乙的侵权行为以过错作为必要构成要件,属于过错责任。指出本案考察意图-2分
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乙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违法行为,应承担个人责任。本案考察意图- 2 分
(2)2 分解释概念并结合案件法律推理过程,是一个法律论证活动,是以确认的具体案件事实和援用的法律规范这两个已知判断为前提运用推理,为司法判决提供正当理由。它主要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演绎推理,一种是类比推理。如果在C案件中,法官参照了AB案件中的裁判依据,则此时采用的是类比推理。其具体的推理步骤为:
①识别。寻找到A、B两个案件作为C案裁判的特殊的基点。司法实践1分
②区别。区别A、B两个案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A、B两个案件作出同样判决的依据何在(此时相同点更重要)。司法实践1分
③判断相同点与不同点的重要程度。拿C案件与A、B两个案件进行比照,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区别。如果是相同点更为重要,则依照裁判依据作出判决;不同点更为重要,则作出不同的判决。司法实践1分
额外加分:
综上所述:阐述法大老师观点并结合本案分析(50字以内)
可得2分
注意事项(少一条都难成功):
1 、主观题得分高低直接决定专业课总分,专业课分值高低直接决定考研是否被录取,务必重视!
2 、主观题答题不完整并不是记不住单方原因造成,而是复习过程中训练太少,不明白答题思路
3 、主观题训练单纯靠几天集训或者记忆没法提高,需要整体复习,从跨科目、跨章节全面掌握今年考试特点并理解记忆
4 、最后一个月是突击主观题黄金时期,记忆准确了高分不难,之前复习如何不再相干
5 、训练主观题资料推荐:命题题库+预测宝典红腰带+模拟AB金卷+大纲解析
【北京法研教育】
1,免费开通飞信班,学员可直接加13520079217为你飞信好友。
2,最新考研司考动向第一时间告知,并且第一时间解答。
3,定期发送免费资料,请直接加QQ1939926276或 757983299
领取。
4,加入考研司考交流群178878807,可获得跟研友一起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