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论坛求助问答 → 【在追梦的路上前行】——屠化 宣讲团第六弹
查看完整版本:【在追梦的路上前行】——屠化 宣讲团第六弹
2015/9/15 9:50:15





2015/9/15 14:15:01


个人简介:
屠化,汉族。1991年4月1日出生。2001年通过小主持人选拔,成为央视《大风车》、《新闻袋袋裤》节目主持人。2009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参加第17届大学生电影节主持人选拔赛,成为全国三强并主持颁奖典礼。2011年,参加“艾诗缇”杯第六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获得全国第六名。

幼年时的屠化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之下他开始学习表演与主持,并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从最初的大风车、新闻袋袋裤中那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到后来参加主持人大赛,主持大学生电影节,大手拉小手等节目的阳光帅气的主持人。屠化,一步一步地成长着,带着自信与实力铺就他的人生之路。

在法大,屠化是实至名归的金话筒主持人,也是师弟师妹眼中的风云学长,各种大型活动都缺少不了他的身影。无论是在校内担任博闻论坛,法大六十周年校庆文艺晚会等活动的主持人,还是在校外参加央视的主持人大赛,主持北京市大学生电影节,屠化,都在用他的优雅与稳重,展现着青春的风采,也展现着法大的缤纷多彩。

这就是屠化,一个以主持为画笔,描绘青春梦想的少年。今天,就让我们随屠化一起,聆听他缤纷多彩的法大故事。



2015/9/15 15:34:14


各位好!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0904班的屠化。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看到各位。从8:50到现在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了,我知道各位很辛苦,因为在09年的时候我曾经经历过各位经历的一切。所以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我会尽量快的完成我的讲话。
对于屏幕上的8个字,我感觉我是受之有愧的。这8个字应该是对像肖磊师兄这样睿智和有才情的声音才能成为“法大之声”,这“大器早成”是说我长得有些着急嘛(笑),其实我的内心也是很“年轻”的。

今年我的主题是“缤纷法大”,其实就是和大家简单地分享一下法大的各项文艺活动。作为一个文艺活动的参与者,我会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学校文艺活动的一个概况,以及我的一些收获和体悟。

那么首先,按照时间顺序,首先各位将在九月中旬迎来的一台专属于2012级的晚会:军训慰问演出,相信各位到时候会在那个训练场上,感受到不用去站军姿、练队列,而是去看表演,是一件多么惬意和温馨的事情。军训结束之后,将有第二场专属于你们的活动——新生演唱秀,这是一个展现我们新生演唱实力的比赛。与此同时,各个学院的迎新晚会也会陆续举办。所以在此期间,法大的艺术活动是以你们为中心的。进入12月,一年一度备受关注的“校园广播歌手大赛”如期而至,从海选到决赛开始,从大一到研二研三,都会报名参加。决赛选出的几位选手都是千里挑一出来的,实力都不容小觑。每到决赛时刻,整个礼堂会变成荧光棒的海洋,希望喜欢音乐的同学到时候可以来现场看一看。在12月31号,法大一年中规格最高的文艺活动“元旦晚会”将和你们见面。每一次晚会,都会成为法大人跨年夜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从策划到排练到最后演出,所有环节都遵循着严格的标准,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作为一个法大人如果在四年内没有机会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元旦晚会,会是一件挺遗憾的事情。进入下学期,“礼仪风采大赛”将为拥有各类才艺的法大人搭建展示的舞台。如果说上学期的“歌手大赛”是法大版的“中国好声音”,那么“礼仪风采大赛”就是法大版的“中国达人秀”了,不光是唱歌,包括一些器乐、朗诵、书法、舞蹈、绘画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而且还会穿插一些礼仪方面的介绍,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活动。5月份在“同一天空”中外文化交流节中,我们将有机会看到外国留学生们的风采,还是非常好看的。“北京高校联合电影节”则是由法大主办,联合十余所高校共同打造的大学生原创电影活动,众多演艺明星和电影人将走进法大与同学们一起狂欢。进入六月,以毕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也将铺陈开来。以上仅仅是一些时间相对确定的文艺活动,并不包括校艺术团不定期举办的音乐会、相声专场、话剧专场,也不包括各学院、各社团举办的文艺活动。所以粗略的总结下来,我们可以说文艺活动早已成为法大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缤纷法大”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2015/9/15 16:43:13


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中,很多人都拥有才艺。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在大学时代勇敢地参与各类活动,秀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诸多美好的回忆,其中一些甚至会成为你永生难忘的。就好像今年5月份,主持校庆60周年晚会的经历将成为我珍藏一生的记忆。从开始的策划讨论,观摩其他学校的校庆晚会,反复修改主持词,到最后几天从上午一直排练的凌晨一两点,以及正式演出当晚礼炮响起、焰火升空,和几千名观众一起喊出“法大生日快乐!”我相信再过几十年,当我再次回忆这些情景,我想我依然会感到激动和自豪。

当然,所谓的参与活动不仅指在台前表演,做一些幕后工作,或者只是作一名观众都会有所收获。你会结识更多的朋友,看到身边的同学不一样的闪光的一面,也可能会有机会从全新的视角认识自己。就我而言,在大二做话剧团的团长时对此深有体会,我看到许多大一的同学在高中时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甚至是没有接触过表演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舞台上该做什么,但是经过我们的排练和努力,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表演,还代表学校参加北京高校的大学生话剧比赛,甚至在全国的大学生戏剧节中,和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同台PK,最终取得了二等奖。所以说在这些活动中,你会发现很多可能性,发现未知的自己,当然也会有自己不同的收获。

下面想和大家说说自己在大学三年中在主持方面的一些收获。正如各位在之前的介绍视频中看到的。在去年举办的“第六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中,我非常幸运的获得了铜奖,全国第六名。央视的主持人大赛每四年举办一次,可以称为中国播音主持界规格最高的比赛。每一次比赛都会有优秀的选手脱颖而出,成为央视的主持人。像撒贝宁、刘芳菲、张泽群等等都是通过大赛选拔出来的。所以每次大赛的举办,尽管宣传不多,但都会在中国播音主持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大批地方台的主持人会请假进京参赛,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这更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机会。因此在报名参赛的时候,我这样一个“非在职、非专业”的90后,没有背负太多的期望,只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找一找和高手们的差距。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在比赛时能够放松心态,结合我在法大学到的一些专业选手学不到的知识,冷静地应对各种考题,最终获得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成绩。



2015/9/15 15:03:58


关于比赛的过程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如果有对播音主持感兴趣的同学,我们可以找机会一起交流。今天想和各位分享的是,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对于我这次大赛的帮助。进入大学以前,在主持方面我算是有一些基础的。10—16岁时曾经在央视的《大风车》还有《新闻袋袋裤》做过小主持人。但那个时候的所谓主持,就是把台词对着镜头说一遍,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进入大学之后,也是因为曾经做少儿节目主持的关系,一些社团做活动就邀请我去主持。起初我是自信满满,认为法大不是专业的播音主持院校,没有太多“内行”,压力应该不大。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法大的观众是经过高考的洗礼,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大家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远高于电视观众的平均水平。在刚开始主持的时候,经常是嘉宾和观众对于舞台上的情况产生联想,不约而同的笑起来,而我却茫然地找不到笑点。这会让主持人心里发慌,也会挫败我的信心。在这样的实践中我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中学和大学的差距。其中让我直面自己的不足,甚至有些刺痛我的一次主持是在大一的时候。


当时学院请来濮存昕老师做一次访谈节目,就在这个礼堂,几乎座无虚席。那是我第一次做访谈,面对这么多观众,面对造诣很高的艺术家,尽管我极力掩饰着紧张,但还是出了很多纰漏。比如节目中我们邀请濮老师朗诵《将进酒》,他欣然接受,立刻起身开始朗诵。当时我还坐着,我在犹豫我要不要站起来。因为老师开始表演了,我怕自己起身会影响到他和观众,但是不站起来又不礼貌。我就坐在那里纠结着,直到前排的观众看不下去了,用近乎严厉的声音说“主持人干嘛呢!站起来!”我才很尴尬的站起来。这可以算是当晚主持的一个缩影。回到寝室之后,我开始浏览BBS上大家对活动评价的帖子。当时心里还抱着一丝幻想:虽然晚上发挥不够出色,但第一次做访谈,自己又是大一的新生。我的表现应该算是及格甚至良好的水平吧。但我看到8、9页的帖子,几乎都是大家对主持人的批评。字里行间流露着失望、甚至是愤怒。我很难过,也很愧疚。因为自己糟糕的表现浪费了本应很精彩的一次活动,也浪费几百人一晚上的时间。也是在那时,我下定决心要改变。不能再做一个“肉喇叭”似的报幕员,而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说出一些有营养的话。从那之后,特别是大二一年,我几乎不拒绝任何主持的邀请,有机会就站在舞台上磨炼自己。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从只会背词的主持人,到自己改编主持词,到大量的根据现场情况即兴做串联。我注意到观众在我主持的时候越来越安静、专注地听我讲话了,眼神越发柔和、表情越发轻松了,甚至我听到了专为我的主持而响起的欢笑和掌声。我庆幸自己把握住了在学校里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也希望各位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能积极地参加各类活动,它们会让你感受到大学生活的魅力。这些经历,在你真正踏入社会时,会变成宝贵的财富。



2015/9/15 18:30:23


当然,作为学生,我们的本职工作是完成学业。先前提到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也需要大家在保证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之后,才能真正的彰显它们的价值。

最后,想说一些与文艺无关的话题。我希望各位思考一个问题: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或者具体一些这个梦想与你即将开始的专业学习是相关的吗?如果是,那么要恭喜你。在法大四年的学习会成为你在追梦路途上,有力的助推器。如果不是直接相关,我希望大家不要轻易说放弃。这个放弃,一是放弃自己的梦想,另一个是说放弃自己的专业。就说我吧,其实我在高中就立志成为一名主持人,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你没有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而是来到中国政法大学呢?因为我意识到,现在电视观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他的发音上,而是要求他可以具有相关的知识与人文背景,比如说撒贝宁,我们知道他可能是在“今日说法”开始,可是大家知不知道他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的。这在他主持法制栏目的时候就提供了帮助,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一点点模仿撒老师的意思,我就选择了法学专业,希望今后也能成为一名立足法制,再向周边拓展的主持人。所以在大学除了学好文化课之外,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去锻炼我的其他能力,让我未来的发展更加宽阔。所以为什么我会在大家新入学时问大家这个问题,我是希望大家可以早作准备,这对大家未来发展是一件有好处的事情。就如师兄刚刚讲到的,你们的竞争,从高考结束后才刚刚开始。



2015/9/15 20:08:36

超喜欢屠化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