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qz2011
2016/1/9 19:38:14
【特写】又到母亲节
2014-05-11 法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开始能够理解这句话,是在四年前。四年前,迈上离家的车,从此以后,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萨维尼曾说过,各民族的青年时代,虽贫于理论,但他们对自身的状况和处境却有着清晰的意识,充分地感受和体验到这一点,而我们却相反,置身于我们认为的错综复杂的境况之中,受我们自己的财富的压迫,没有去享受和支配财富。
都说活在中国是开启了hard模式,现在的都市,大多数人都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房奴、车奴、卡奴,明明以前什么都没有的时代,大家的幸福感很强,为什么到了现代这种物质富足的时代,反而总是觉得身心俱疲,还不完的债,理还乱的心。总是无法满足的物质欲望,以及总是抽不去的回家看一看的时间。
上了大学以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前在家的时候,父母总是有很多不满,嫌你不好好看书,嫌你不听话,嫌你不如别人家的小孩强,等你真正离开家的时候,他们却日夜在家里期盼,每一次回来都是一桌一场丰盛的饭菜,他们说话再也不大声,反而变得小心翼翼,诚惶诚恐,每一次离开,总是期期艾艾地问,下一次什么时候回来。好像那个严厉的父母,一下就变成了等待吃糖的小孩,而这种转变,想到就心酸。
看着父母越来越苍老的脸、越来越佝偻的身影和两鬓逐渐斑白的头发,自己却还在踌躇前行时,不禁想到小时候总对父母说,以后长大了,就让你过好日子。而长大了才知道,不要说好日子了,居然连回家看一眼他们的时间都抽不出来。这时,才真切的体会到,你成功的速度一定要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超过700万,比起2013年的600多万,今年才是真正的史上最难就业年,而法学专业,已经连续多年亮起红灯,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而找到工作的法学生,要么进入体制内,从基层开始摸爬滚打,要么进入律所,过上几年咸菜馒头的生活。不论是哪一个,都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成功绩效”。2009年提出的法科生绝地突围的口号,至今仍然任重道远。
选择法学学科,道阻且艰,我们也许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成功,但是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期盼的并不是你功成名就,不过是你能抽出时间回家陪陪他们。
央视那个父母遗忘了谁都不会遗忘你的公益广告让很多人热泪盈眶,在母亲节之际,希望大家能将眼泪化为动力,哪怕不能回家,也给家里打一通电话,得空的时候,把四处旅行或者打游戏的时间空出来,回家陪她说说话。
如果你成功的速度不能快于她老去的速度,就让你给她的快乐多于她的忧伤吧。■
法雨,陪你一起大声说:“妈妈!我爱你!你听了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