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er718
2016/6/18 23:43:22
实践国学之说文解字——转自实践国学论坛
在“实践国学”论坛读到一篇好文章,转发给大家共享!
实践国学之说文解字——转自实践国学论坛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里面凝聚着咱们老祖宗的生命和智慧。很多字,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或者有些可能咱们从来没有想过的。咱们就在这里简单的讲一讲。
“一”在中华文明体系里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代表本体。是代表整个宇宙最基本的原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二”代表“一”的作用,或者说“一”的能力。这个“一”能生一切身心世界。这个能生的东西和这个本体的“一”是完全相同的,是一体两面的。所以,第一个“一”是体,第二个“一”是用。体用分开了,就是“二”。
“三”也就是一体一用的“二”中间有一个沟通这体用的“一”。这个三代表感而遂通的意思。
“人”,一撇一捺,代表一阴一阳,阴阳和合,上通于天,下法于地,就是人。
“大”代表入了本体,也就是得“一”之人,这个人,得到了一,或者说与这个本体相合了,就是大。
“天”,一大之流行谓之天。天者一相之相也。
“夫”,夫者超出天的境界,也就是跳出了一大之流行的束缚了。
“元”由“一”和“兀”组成,代表一能生而未生,兀在一下,有将起之势而未成行也。
“先”,“元”已生二,势已成行,则谓之“先”。
“古”上面的“十”就是跳出一大流行的觉性,或者说是知和见的结合处,知见和合则觉性现。用这个觉观察下面的“口”字所代表的一大流行的循环。“十”则寂然不动而观,“口”感而遂通而玄。这两个结合就是道。所以说“古之道”,“古”的字相就是道。
“子”,子字在篆书中,就是倒过来的“古”字,也就是上面是一大流行,下面是觉性照了。所以,就是将这一大流行,用觉性观照搞明白,并传下去。所以“古”为道,“子”为教。“古”是形而上,“子”是形而下哦。
“田”,“古”和“子”都是觉性和一大,若即若离,似和非和。而“田”字呢,则是这个觉性落到了一大流行里去了,这个田字就代表老子说的“有名万物之母”的母。她能生天地万物。也就是心,故有心田之说。
“神”,由“申”、“二”、“三”组成。“申”代表一心,并且超越此心,发现这个超越心田的一,就是“申”,并现“二”、“三”以显现之,传达之。就是神。
“鬼”,由“田”字和另外五划组成,代表五行,鬼就是心田为五行所束缚,为五行所罚戮,就是鬼字。
“魔”呢,就是心不但被五行所乱,更已经心乱如麻咯。
所以,简单的学了这些字,你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多么的深奥,什么是神,什么是鬼,什么是天。和所谓的迷信真是一点不沾边啊。所以,我们要感谢我们的老祖宗慈悲,在文字来含藏了这么多智慧,如果真的学了歪果仁,那就真的要歪了。北京至中和教育科技研究院国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