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论坛法大论坛 → 我们是不是缺少持续的关注
查看完整版本:我们是不是缺少持续的关注
2014/4/22 2:26:47

在海量信息的今天,不管是公众还是许多新闻媒体总是不能对一些值得去探索挖掘、深度思考的新闻事实有持续的关注,对于很多新闻事件往往只是一哄而上又一哄而退,这就导致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经常如昙花一现一样,就像“被挖眼男童”案、王林案、潼关国土局长打记者等这些案件只是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走了一会秀。这就给了很多发生事件的地方责任机构使用“拖字诀”的机会。不难发现,现在社会上的许多媒体在面对某一些新闻事实时经常只是跟风和炒作,并没有持续的关注与调查没有做到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没有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实,在这个英雄远去平民做大的年代,媒体对某些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事实进行深度的调查报道是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的需要,这也是媒体自身作为社会舆论导向者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新京报》就做的比较好,正是由于《新京报》的记者对“两女童被洗衣机绞死”这一案件的不断追问和跟踪报道才使得事件的调查有所进展。很多新闻事实的出现,新闻工作者对其的采访报道是为了影响今天而不是单纯地记录历史,很多新闻事件后面所隐藏的社会问题可能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幸福,得不到社会的持续关注,其后果只能是矛盾与问题不断地积累并最终有一场更大的爆发。我们的国家要发展、要改革、只能从每一个发生的新闻事实后面去发现社会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解决,媒体或者说是新闻工作者在这方面要做的肯定比社会民众要多得多,所以我们的媒体如果一直是海量信息的提供者,而没有做到对每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进行更为深入的报道与分析那边是对自己职业的亵渎。
不妨以“水门事件”中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在面对新闻线索时排除困难、不懈努力深入报道为例亦或是以《冰点周刊》能够做到持续不断的追踪报道为借鉴,我们能学到的是媒体在面对新闻事实时能够冷静分析进行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在进行报到时能做到持续关注深入调查直至发现问题而不是停留在初期不痛不痒的新闻事实的陈述。
面对一些新闻事实我们需要的是持续的关注与探索,不能让海量信息冲淡我们对真相与问题的渴望,不能让社会关注度在某些新闻事实上一直“降温”。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