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名师风采
  • 浏览:603 评论:1 人

  • 许身健 男法学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法律职业伦理教研室副主任 教师情况 研究领域: 律师学、法律职业伦理、诉讼法学 主要讲授课程: 律师学、法律职业行为规则、诊所法律教育 外语语种: 英语 出国经历: 2006年7月被韩国国立庆北大学聘为客座教师,秋季学期开始为研究生讲授中国司法制度(英语授课)。 代表作: 《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刑事诉讼中法官评判证据的自由裁量及其制约》 科研成果 教材与专著类 《刑事程序功能研究》(参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刑事诉讼原理》(参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 论文类 《司法考试,何必难上加难》,检察日报,2006年11月1日 《借鉴西方法律制度要睁大眼睛》,检察日报,2006年9月6日 《从法心如秤看职业精神》,检察日报,2006年8月2日 《司法改革不能只重表面功夫》,检察日报,2006年7月5日 《建立国家赔偿制度让父亲杀女的悲剧不再重演》,2006年5月24日 《法官为什么要“白玉无瑕”》,检察日报,2006年4月19日 《法大校园逸事》,检察日报,2006年4月14日 《和解不是“和稀泥”》,检察日报,2006年3月22日 《看美国怎样解决“执行难”》检察日报,2006年1月25日 《搜身必须讲规矩》,检察日报,2005年12月21日 《加入<公约>催生反腐新理念》,检察日报,2005年11月11日 《干嘛要和律师过不去》,检察日报,2005年11月2日 《激浊扬清中警惕媒体审判》,检察日报,2005年10月26日 《援用“污点证人”及“证人保护”制度——善待迷途知返的揭黑者》,检察日报,2005年9月21日 《非法贩卖安定注射液一案引发的思考》,中国医药报,2005年8月27日 《防止错案,单靠制度远远不够》,检察日报,2005年8月24日 《206个县为何竟没一个律师》,检察日报,2005年7月20日 《惩恶扬善,也不必罚秦桧跪拜岳母》,检察日报,2005年6月22日 《侦查监督与人权保障》,检察论丛,2005年6月第10卷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保安处分程序的建构与完善》,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4年卷)(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5年6月版 《律师在审前程序中的地位:欧洲视角》,刑事审前程序改革与展望(刑事审前程序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6月版 《美国<新闻周刊>为何只需道个歉》,检察日报,2005年5月25日 《胥敬详冤案剖析》,检察日报,2005年4月20日 《三条途径入手审查口供的真实性》,检察日报,2005年3月30日 《现代程序法讲究程序正义》,法律与生活,2005年第1期 《社会转型与中国刑事法制秩序的建构》,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5年版 《不是犯罪,但决不放任》,健康报,2004年12月14日 《律师在刑事审理中的策略与技巧》,律师文摘,2004年10月 《从杜培武道李久明》,法律与生活,2004年9月 《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3年卷)(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4年9月版 《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卷,2004年第9期 《认真对待职业精神》,律师文摘,2004年5月 《我们一定要封杀辩诉交易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律师,少挣点钱如何?》,律师文摘,2004年3月 《米兰达警告之来龙去脉》,人民法院报,2003年9月15日 《米兰达规则走向穷途末路了吗?》,诉讼法论丛,2003年第8卷 《刑事搜查程序研究》,检察论丛,2003年第5卷 《试论英美证据法的理论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12月 《英国警察的秘密侦查》,检察日报,2002年12月19日 《关于劳动教养程序立法的构想》,犯罪研究,2002年第6期 《刑事程序中的声纹证据》,证据学论坛,2002年第5卷 《美国辩诉交易案例两则》,法制日报,2002年4月28日 《中英刑事审前程序研讨会纪要》,政法论坛,2002年第4期 获奖情况 2005——2006年度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