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浏览:958 评论:1 人





  •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这样的贴,贴的名字是《你有什么经历证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说的是楼主当年玩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他对欧洲所有的想象。若干年后他来到游戏起点的里斯本,坐在港口边,拿出PSP,玩《大航海时代》。他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简简单单八个字,几乎让人落泪。早些年高考时,我把上海作为第一志愿,结果几分之差没能得偿所愿,后来我去了浙江,再后来我跟别人说我想考上海的研究生。没有人支持我,他们都劝我,你已经吃了一次亏了,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可是我不听,因为我想去上海。


    年轻的时候就是没有缘由的执拗,旁人问我喜欢上海什么,为什么要去上海时,其实我答不上来,我只是觉得自己喜欢那里,就为了这份自己觉得的喜欢,咬牙坚持,在考研的最后一个月,生病,严重到几乎每天都要吃止痛药,想着不然就放弃了吧,可是明明只有一步之遥了,不走下去会后悔的。


    拿到研究生通知书那天,仍然没有真实的感觉,自己想要的东西,真的就得到了么?本来以为的热泪盈眶其实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我考上了。入学半学期以后,才终于反应过来,我真的在上海读研了,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城市,这是才有一种充盈的满足感,我到了我喜欢的地方,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


    但是,人心就是一个不断扩张的东西,到了上海以后,接触到了德国,于是想着去德国。我学的是法律,很多人劝我不要去德国,因为英美法系更有实用价值,不管是进外所还是进外企,英美法系都更吃香,再加上德语难学,德国学位难拿等等因素,德国并不是留学的最优选择,可是我喜欢。


    就像我喜欢法律这个专业一样,很多人学这个专业是因为好找工作,好当公务员,或者看上去体面。我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是先入专业,接触之后才喜欢上的,我的老师曾建议我考英语系的研究生,但是我还是坚持了法学,和就业无关,只是因为喜欢,想学。


    跟法国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虽然我也是学法学的,但是你在中国学7年法学,通过一门那么难的考试(司法考试),然后还要来德国读法学,我真是不能想象。在这个世界上,做着别人不能想象的事情的人,往往理由都很简单,因为想做。


    因为想去德国,去同济学德语,大冬天早上天不亮就去赶地铁。后来生病,想跟同济那边请假,人家说,要么回来上课,要么放弃课程,没有请假。这就是要么咬牙坚持,要么卷铺盖回家的选择,挂电话的时候委屈得要哭出来,第二天还是去上课了。


    以前觉得好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的德国,现在也近在眼前了。虽然到德国学法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是因为是心之所念,所以艰难险阻也变得无关紧要了。


    法律这个学科很辛苦,图书馆里法科生总是占下了半边天,感觉总是钻在书堆里出不来,到了司法考试的时候,起得比太阳早,睡得比月亮晚。微博上还有个笑话,说在网上买三国,结果寄来一套三国演义,买家无奈PO图,法科生疯狂转载,这种自我吐槽中包含了多少心酸,只有学法律的人才知道。


    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过程。每一个选择可能都是艰辛的,但是如果这是你心心念念的向往,苦痛就会变得轻如鸿毛。法律是一个磨人的学科,但是其中也有很多有趣的、让人难以割舍的事情,我相信,撇开功利的就业,还是有不少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学科的,有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的。


    以我的经历与各位法科生们共勉,希望还在念念不忘的你,听到回响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