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生】请你告诉我,法大不会让我后悔
  • 浏览:2626 评论:13 人

  • 我会安徽理科学妹,排名在一千零几,将法大法学作为平行B志愿(A志愿是原本的理想大学,可惜我这个分数很勉强),应该是会被录取的吧?其实填志愿的时候觉得是有些冲动的,家庭会议、争吵,好几天,最终就这么抱着一了百了的心情地交了志愿。
    交过以后思绪有根本停不下,当初觉得法大一些无足轻重的缺点,诸如宿舍条件啦,不是985啦,男女比例啦,又突然间变得那么令人沮丧;加上家人(也包括我自己吧)也悄悄地在心里嘀咕:“当初也许还可以报跟更好的学校……”,老师同学也有说“你报亏了.....”
    但是我不是想说我真正后悔报了法大,或者认为法大已经不是最佳选择。作为一名准新生,三年乏味枯燥的高中走下来,我对大学生活还是充满了期待。但我不想抱着所谓的“既来之而安之”的勉强心情来到法大。在九月之前,我就想能够全身心地爱上法大,做好准备全身心地投入法大学习生活,做一个骄傲的法大人。
    所以也还是想请法大的学长学姐们帮帮忙,介绍一下法大有趣的社团活动,周边有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逛的,要做哪些开学准备等等;和我一样的新生们,同乡当然再好不过啦,欢迎交流交流感受哈。




    这有什么亏不亏的问题呢?给你放到你分数能够到的最好的学校然后读最差的专业有什么意义呢。来法大你的分数应该两个实验班都够,放心,学法学这里不会让你失望。(空调今年夏天安装)




    。。。。你想让法大怎么回你?求你来还是保证一定不负你?
    读大学的是你,做选择的也是你,后不后悔在你咯




    (转自某师姐或者师兄)我要说,法大,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好学校,它的确当得起名校这个称谓和你们的分数。首先,文科院校的地位取决于它拥有名师的数量,而法大拥有的名师团体,也的确是我们这些年来所不断称道的,在这里,你将会看到包括方流芳、王灿发、李曙光、王人博、萧翰等一大批风格迥异但都极富魅力的法学名师,以及诸如杨帆(个性鲜明、争议颇多,但其学术造诣与作为新左派经济学第三号人物和高层智囊团重要学者的身份确实是符合的)、郭世佑(中国乃至亚洲历史界公认的大师、大学者)等在内的各学科大人物。而且,基于我们有个很会“挖墙脚”的校长(法大众多名师都是徐哥从其他学校“挖”来的,徐是上任校长,现任校长是黄进,个人认为是一个非常和善可爱的“大叔”,O(∩_∩)O哈哈~),未来我们应该还会看到更多:)相信你们会很快在水泄不通的课堂和讲座中领略到他们的风采。其次,文科院校的发展潜力和国家的政治走向息息相关,从新晋国家领导人普遍的法科背景和渐趋民主法治的种种发展趋势来看,“依 *&法*&……%%治*&……%¥##国”正从纸上走向实践,因此对法学家和法律人才的重视,将是一种必然。而在众多法科学校中,法大有“中国”冠名,又居于京畿要地,拥有完整的法学学科体系和集团化的优秀学者,这是区别于其他法科院校的天然优势。这些都说明了,法大的地位还将有继续上升的余地和可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学的生命力和风格和它的学生互相塑造,法大人的坚韧、拼搏、忧患意识和优秀,塑造出法大独有的气质,法大相对自由包容的风气和居于市郊比较安静的读书环境,也很好的赋予法大人独特的风格。在这里,占座是一种风气(虽然屡遭人诟病),如果说清晨五点多图书馆门口逶迤的人群是由于自习座不足的话,那么课堂上的拥挤有时也确令人费解,因为阶教的大小各大学都差不多,但法大人就是有本事把四百五十人的教室挤得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可能是京郊不太有利的地理位置(总担心自己在机会上比不上市里的学校,那就只能靠勤奋补足),也可能是法科学生太多竞争比较广泛和激烈(在其他学校你是和一二百人竞争而在这你是跟几千人战斗),总之法大的学风和本科生的专业质量在北京高校中一直享有大名。




    我是考烂了来的这,所以心里也很有落差,浑浑噩噩的过了大一, 现在还面临着专必挂两门的情况, 现在稍微紧张了 大二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吧 所以不管怎么样不要放弃自己




    没什么好亏的。法大还是有很多能上清北以及其他好大学的人,但各种原因,来了法大。




    你说你的分够A志愿,但“有些勉强”,很可能已投档到A志愿了。进中国政法大学的可能性已基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