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是法学专业最强的吗?

- lianzhanLV.连长
- 2016/10/3 7:45:50
0

- 希望是的
- 2016/10/3 10:28:17
法律是,法学大类应该列在北大,人大后

- iamlijun
- 2016/10/3 13:28:15
什么是权利?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利,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有人可以判他死刑,也可以不判他死刑,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利!

- qltazl
- 2016/10/3 12:47:28
学校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是以法学为主体,多学科有机共存、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现任党委书记为石亚军教授,校长为徐显明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由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合并组建而成,****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周恩来总理签署政务院令,委任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社会活动家钱端升先生为首任院长。1982年,经邓小平同志提议,中央明确指示要抓紧筹办中国政法大学。1983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北京政法学院与以彭真同志为首任校长的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选定刘复之同志任学校校长并亲笔题写校名。1997年,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高级律师高级公证员培训中心合并办学。2000年,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国政法大学,学校划归教育部直接领导。
学校现设有19个教学院、部,10个校级科研机构。现有17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法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0个法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司法部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60人,其中教授197人,副教授280人。他们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有1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入选新(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称号;6人荣获“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五十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各界输送各类优秀毕业生10余万人,其中,大部分成为国家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及其他党政机关、经济实体的骨干力量,相当一批成为全国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418人,包括本科生8380人,硕士生3341人,博士生471人。
目前,学校有诉讼法学研究院和法律史学研究院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法治政府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及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和比较法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
学校图书馆收藏文献总量180余万册(种),其中纸质文献155万余册,电子图书25万余种。
学校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78所大学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现有港澳台学生350人,外国留学生226人。
目前,全校师生正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力为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而努力奋斗??

- wylll11
- 2016/10/3 13:56:27
我听说应该是中国法制史最强~!
民法也挺厉害...

- 大概是个
- 2016/10/3 13:33:08
欧盟驻华大使谈中欧法学院创建 第一所中欧法学院将设在北京
时间:2007-03-22 14:42 作者:聂静 新闻来源:正义网
欧盟委员会驻华大使赛日.安博
“中欧法律学院将为中欧法律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长久交流的平台。”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近日在欧盟委员会就创建中欧法律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努力创造机会让中国司法界加深对欧洲法律和国际法的理解,并帮助欧洲专业人士、学者和学生扩大对中国法律和司法实践的了解。”
让法律交流持久进行
实施于2000年至2005年的“中国-欧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项目”,为中欧法律专业人士以及法官和检察官提供了长期和短期的交流机会。安博说:“我们的项目一般只有四五年,都是短期的,这样它的影响就不能持续下去。中国政府和欧洲委员会希望在此合作项目的成功基础上,建立一个长期的机构以加深中欧在法律方面的合作。”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项目管理组成员就有了合作建立法学院的想法。安博说:“过去,通过中欧司法合作项目,我们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供了一些法律培训,先后对几百个检察官和法官给予了国际法和欧洲法的培训。这些培训都极有价值。这样的基础让我们更有信心将这项工作继续下去,我们希望更多的法律专业人士参与到项目培训中来。”
中欧法学院将设在北京
“中欧法律学院的创建需要时间。”安博在描述法律学院各项筹备工作时说:“今年1月17日,欧洲委员会对外关系及欧洲邻国政策委员会贝塔尼.费雷罗.瓦尔德钠女士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签署了创建中欧法学院的财政协议。也就是说,创建中欧法学院已成事实,但具体的工作还是要一步步去做。”
目前,欧盟的投资是1820万欧元(约1.8亿元人民币)。中国政府将提供不同形式的资助,如基础设施、校舍,支付中方教师的工资等。
“下一步,我们会向欧洲的团体和中国的大学征求建立法律学院的提案,着重选择一个或几个中国和欧洲的大学,牵头成立这所法律学院。”安博说,团队的质量是首先要考虑的。欧洲方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以及巴黎大学等一些欧洲名校对这个项目都很感兴趣。在中国,我们将采用招标的形式,邀请中方有能力的大学,让它们各自提出申请,然后展开公平竞争。我们有可能选择一所大学,也有可能选择几所大学,具体还要视情况而定。“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法学院将会建立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我们当然希望是北京的一所名校。”
中欧法学院财政协议签署仪式
课程强调学以致用
据安博介绍,法律学院将为中国和国际学生提供研究生课程,初步招收100名学生,实施期间将逐步增加人数,并将授予中国和国际学生欧洲法、国际法和比较法的硕士学位。安博说,法律学院将同时设置职业培训课程,包括针对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的职业培训,以适应法官和检察官的培训需要,其中包括技巧培训等。
此项目还将为妇女、少数民族和那些由于经济困难不能参与法律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人群提供受教育的途径。女性法官和检察官在职业培训上有优先权。另外,硕士课程还提供赞助名额,但大多数学生还需要交付学费。
“法律学院将提供给学生优质的教育以及切身的司法实践,同时也要招收最好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我们希望学生毕业后能进入社会担任要职。特别是中国学生毕业后能进入国际组织、外资企业和外资律师事务所工作,在国际组织中增加优秀的中国律师。”安博说:“这才能显现出学有所用的实际效果。”
发展前景让人期待
对于中欧法律学院的发展前景,安博充满了信心。他说,它将有助于中国律师、法官和检察官了解欧洲法律体系、司法实践以及国际法,同时也为欧洲法律界建立一个长期的交流平台,帮助他们提高对中国法律和司法实践的认识。
虽然法律学院的校址选在北京,安博说,法律学院的活动将延伸到其他城市,这有利于更多的城市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我们有信心让每一个参与者感受到这所法律学院成立的好处。另外,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法律学院的实力会越来越强,即使欧洲委员会和中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结束后,也希望法律学院可以自行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 王俊??

- huaji0113
- 2016/10/3 16:43:38
关于中欧法学院的可靠内部小道消息
11月17日上午10:26,学活报告厅,校友代表大会,石某发言,我校已经成功拿下中欧法学院的项目,并且德国政府文教机构要求给予该学院国家级大学的待遇(现在还不懂什么意思....),这充分证明了我校....(后面的话大家都知道了....)

- 360260485
- 2016/10/3 18:21:50
中欧法学院中方承办大学结果尘埃落定,法大获得欧盟青睐(独家发布该项目的LOGO)
望星空综合报道 欧洲联盟11月25日宣布,中欧法学院“Europe-China School of Law" (ECSL) 的欧洲方面承办大学为德国汉堡大学和西班牙马德里自制大学。中方承办大学将于11月28日在北京宣布。
望星空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中方承办大学已经遴选完毕,中国政法大学获得承办大学资格,正式结果将于一天后宣布??

- 臭美妞
- 2016/10/3 19:49:48
20/11/2007
马德里自制大学将参与中欧法律学院的建立
2007年初, 在与中国政府合作的框架下, 欧盟举行在北京创建中欧法律学院 (Europe-China School of Law, ECSL) 签字仪式。众所知名大学组织的三家合作机构参加了最后角逐。11月14日,欧盟公布了赢得这个项目承办权的唯一一家合作机构,其中包括马德里自制大学及负责协调工作的德国汉堡大学。
中欧法律学院的宗旨是: 中国司法机关的现代化,中国司法和法律人才培训和加强中欧司法界专家和院校之间的关系。为了尽快达到目标,并把中欧法律院系的设立变为事实的主要活动是:设立中欧法律硕士学位、组织司法专人人员各类培训班和成立专门的研究调查与咨询部门??

- 小蜜橙
- 2016/10/3 20:29:32
中欧商学院"姊妹花" 中欧法学院探秘
2007-11-28 23:41:4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进入贴吧 共 1 条 黑马推荐
中欧文化合作火线签约。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欧盟已经在11月27日通过传真的方式和德国汉堡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欧盟将资助给汉堡大学的1770万欧元将拿到中国,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办学。
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大使赛日.安博向记者透露,中欧法学院的主要中方合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另外清华大学也参与其中。
参与合建中欧法学院的大学组成了一个团体,该团体还包括由德国汉堡大学牵头的11个欧盟国家的大学,他们是马德里大学(西班牙)、波罗尼亚大学(意大利)、罗伯特.舒曼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法国)、巴黎政治科学院(法国)、Lund大学(瑞典)、鲁汶大学(比利时)、曼彻斯特大学(德国)、克拉科夫大学(波兰)、马斯特里赫特(荷兰)。
安博还表示,中欧法学院的总成本大约在3000万欧元左右,欧洲委员会将提供1770万欧元。另外的1230万欧元将由大学团体共同筹集,其中中国方面将以实物抵押的方式提供1000万欧元。中欧法学院的校园将设在中国政法大学内。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有助于中国法学家、法律界、政治家直接了解和学习当下欧盟的先进法治理念和法治经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专门培训法官检察官
安博透露,除了上文提到的大学外,中国教育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商务部都参与了中欧法学院的筹建。
今年1月,欧洲委员会与中国商务部就创建中欧法学院签署财政协议。该协议对中欧法学院的定位是:推动中国政府建设法制社会的进程。
安博在发给记者的一封邮件中说:"该学院将会培训法官、检察官、律师;会让中国的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国际法,特别是欧洲法;同时还会增进国际学生对于中国司法体系的了解。"
本报记者获得一份创办中欧法学院的项目指引,其中介绍了欧盟方面成立该学院的背景及目标。
1994年,欧洲委员会和中国原外经贸部在上海创办中欧商学院。该学院后来发展顺利,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并且做到了资金自给自足,不再需要欧方的资助。
2004年6月,欧洲政策中心主任Stanley Crossick在<欧洲之声报>上表示"欧方目前正考虑将省下来的资金在华再创办一所中欧法学院"。
这是有关创办中欧法学院的言论第一次见诸公共领域。
其实早在2000年,中欧双方就启动了中欧法律和司法合作项目,专门为中国法官、检察官和法律专业人员设计欧洲的培训方案。作为中国最大规模的法律合作项目,欧盟委员会在随后的6年里为该项目提供了1300万欧元的资金。
2005年该合作项目即将结束,中国政府和欧洲委员会达成初步协定,希望在该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长期的机构即法学院,以进一步加强中欧在法律方面的合作。
去年9月,中欧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第9次中欧峰会,会后双方发表共同声明,其中一项就是"双方领导人赞同合作举办中欧法学院,欢迎欧方的赞助。双方有关部门将继续就此协商尽快达成协议"。
李林表示,明年是中国清末法制改革一百周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鉴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斯堪迪纳维亚法系许多国家的经验。但中国法律工作者在欧洲以及国际法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成就还非常不够,但欧盟认为"这些是维持中国的转型,以及法律、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承办权之争
虽然中欧法学院财政协议早在今年1月就已签署,但该学院究竟设在中国哪所大学之中,一直都是一个悬念。
安博此前曾表示,他们将邀请中欧双方在法学领域最有实力的大学进行申请,"比如中国的北大、清华、人大,欧洲的牛津、剑桥、巴黎大学等,都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获选学校"。
在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开始的说法是北大获得了中欧法学院的承办权,但"后来就没了声音"。